當地時間12月10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將提交最終草案,巴黎氣候協議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采取了以各國“自主貢獻”為主的行動機制,這導致美歐等發達國家將繼續成為引導全球低碳經濟轉變的核心力量。
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互聯網+”智慧能源。
發展智慧能源如何改變中國的能源戰略?中國將在未來的全球低碳分工體系中扮演什么角色?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際智能電網聯盟理事、中國科協智慧能源創新研究組組長武建東教授。
近期他提出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系統和互聯網重新改變世界能源生產力”的新的戰略學說,完成了《智慧能源網——決定世界低碳增長轉型成敗的行動》。
問:12月10日提交的巴黎氣候協議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實現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業態,推進能源轉型的主要通道什么?
武建東:巴黎氣候協議歷史意義就是第一次宣布了沿用200年的高碳經濟時代的結束。實際上,2014年11月簽署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和2015年6月簽署的《中歐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已經搭建了巴黎氣候協議的基礎框架,包括排放峰值點和戰略合作安排,巴黎氣候會議用協議形式表達這些大國的低碳增長戰略,人類進步需要實現低碳轉型。
但是,世界不但需要國際協議制定的戰略愿景,更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行動能力。我們主張就是加速“三個更換”,即以人工智能化系統和物聯網的高效低碳體系更新傳統能源的低效高碳體系;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分布式能源體系合理切換以生產者為中心的集中型能源體系;以動態定價和智能商務更換舊有的公司定價和被動買賣。
而發展智慧能源、包括建設全新的能源物聯網就是實現三個更換的歷史大通道。這也是與互聯網并列的世界生產力和影響力相當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遷。誰抓住它的核心能力誰就擁有了世界級產業變革制高點。
問:那么什么又是智慧能源網的核心內容?
武建東:從本質而論,智慧能源網體系的主要框架包括能源物聯網+共享型能源流數據庫與移動能源網+動態定價與智能商務+低排放能源構成。即:它以能源物聯網為基礎;以動態定價與智能商務為支柱;以推動共享式能源流數據庫發展為重點;以消費生產者為中心;以實現低排放經濟為目標。智慧能源是實現消費者和生產者積極互動的生態系統,也是大眾新生產力工具。
智慧能源網是世界物聯網、人工智能、互聯網集成發展的前沿,也是解決經濟轉型的主要通道。
問:智慧能源是決定世界低碳增長轉型成敗的關鍵機制,那么智慧能源網路線圖是什么?
武建東:我們認為構建世界智慧能源網可分為大型經濟體和發達國家及地區先創新先運行;邊緣國家城市續后聯動;全球整合發展三個階段,它的突破口是大規模重建用戶端的能效體系,用戶能源網是定義能源網絡價值的根本,移動能源網與骨干能源網并存成為必然選擇的網架模式。
2020年左右智慧能源網可以實現主干體系運行,2030年可以實現提供普遍服務。屆時世界主要經濟體煤炭消費可比2014年減少40億噸,相當于2014年全球煤炭消費的50%左右。長遠看,力爭2050-2070年間實現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以內的戰略目標,這個目標比巴黎氣候協議提前了30-50年,屬于比較大膽的計劃了。
問:智慧能源網的建設將會對世界產生什么影響?
武建東:據我們測算,需要把全球70億人口、2000億以上平方米的房屋、600億以上的各類能源網接口、10億以上的機動車船機、30億臺(套)以上的工業設施、1000億以上的能源設施組件整合起來轉換到智能化、能思考的能源物聯網世界,目前全球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才和資本投入這個改造也不足以應付其強盛需求,這是下一代世界經濟結構最大規模的轉換。
歷史需要我們實現能源產業的全球化和放開型經濟、甚或建立國際創新的能源飛地和能源走廊。因應至2030年全球能源所需90萬億美元投資規模,世界需要新增50萬億美元的能源債權規模,一場新的世界范圍內的能源經濟大賽行將展開。
發展智慧能源,可以有效形成智慧社會、包容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文明潮流,讓世界70億人不是被控制而是積極使用能源網絡。
責任編輯: 曹吉生